莫以惡小而為之

澳洲兩名電台節目主持人,冒充英女王,致電皇妃入住的醫院,騙倒接電話的護士,誤以為真,洩露了皇妃的病情。

哈哈哈哈哈!

電台主持當然大樂,認為是事業上的高峰。

不過,笑聲不長,轉為哭聲,因為該名護士,因此自殺死了。

原來不是那麼有趣!

香港的電台主持,也愛這個玩法。他們深信,聽眾喜歡聽他們戲弄別人。主持在明,聽眾也在明,只有被戲弄的在暗。大家在看主持如何耍弄那些接電話的白痴,就很爽,很過癮。

哈哈哈哈哈,他們在直播室笑得拍檯拍凳,「很多人聽」,主持人都覺得自己的節目,很多人聽。

準確點問:你的節目有多少人聽?

他們心中根本無數,總之很多人聽。

六萬?十六萬?六十萬?

他們連概念都沒有。

唉!

香港很多人都竊竊私語,對於那位可憐的護士:

駛唔駛死呀?玩吓啫?

戲弄別人的人,都覺得是小事;傷害別人的人,都覺得應該無關痛癢。但評分,是由受害人打的。

孔子在易經繫傳中,有段說話,苦口婆心,值得背誦。不只所有中國人要背誦,任何人,都應該背了它,或放在床頭,每晚睡前,看一看。

孔子說:

善不積,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,不足以滅身,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,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;故惡積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易曰:何校滅耳,凶。

三國時候,劉備死前,知道國事艱難,對兒子劉禪阿斗,就總結孔子這段說話為兩句:

莫以善小而不為,莫以惡小而為之。

他知道蜀國的路難,所以,告訴兒子,不要以為一件小事情,馬馬虎虎可以原諒,積小惡就成大惡,到那個時候恨錯難追了。

孔子這段說話,是要告訴後人,一個人想成功,不是做了一件好事,就可以成功的,善,要慢慢累積起來,才有真正的幸福。

作壞事一樣,壞,要累積起來,不累積還不至於滅身,上天還不會馬上報應。

自己不要以為,只是小毛病沒有關係,累積起來就是大毛病,到了罪大惡極的時候,就無法解決了。

孔子是讀易經,讀到了火雷噬嗑,上九爻的爻辭,"何校滅耳,凶。"有感而發的。

何校滅耳,是負著枷鎖,連耳朵都遮住,是死罪,所以凶矣。

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民間信念,不要小看這個看像愚夫愚婦的因果報應觀,這是我們幾千年來,行善止惡的標準。

太史公司馬遷,在史記伯夷列傳上,悲憤地說,社會上成功的,都是壞人,好人都沒有好報,天道說福善禍淫,是真的嗎?

惡人得意,是上天方便他更造孽,更作惡,做壞事的本錢更雄厚,力量更大,使他快一點將壞事做滿,做絕,接受報應。

我們應該深信這一點。

所以,我們對梁振英的謊言,中共的作惡,都應該是樂觀的。

發表留言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