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查良鏞 下的所有文章

《新聞自由,由我做起》重溫

新聞自由黃偉民易經講堂黃偉民易經講堂
黃偉民易經講堂 | 贊助 |

原稿日期:2014年2月24日

要新聞界持平,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。

新聞界從來不用持平的。

當年查良鏞一枝鐵筆,和共產黨誓不兩立。明報社論,秉承春秋之筆,震驚香港,那有什麼持平客觀?

你有你反共,統戰歌頌共產黨的,也有文大新商晶啊。

打著中華民國旗號的,有何世禮將軍的工商日報。何將軍算是現今商台老闆何佐芝的哥哥吧。

有岑維休的華僑日報;胡仙的星島日報;鄺蔭泉的快報;國民黨在港的香港時報;查良鏞的明報等等。

都是反共救國,復土回鄉的報紙。

從沒有人質問它們持平不持平。

因為左派也有他們的喉舌。

文匯、大公,來自不同的系統,代表中央,專攻意識形態;商報、晶報,集中統戰工人階級,社會低下層。新晚報從文化藝術入手,走軟路線,收編一班愛國熱血的文化青年,知識份子。

旗幟鮮明,各有信念。

當年,中共和香港殖民地關係緊張,香港為甚麼仍容許左派的文大新商晶在港罵港英政府,白皮豬,黃皮狗?

因為英國人知道,甚麼是新聞自由,甚麼是言論自由。

百花齊放,但選擇權在讀者。

你要做毛主席的好學生,要鬥垮鬥臭資本家,大地主的,有文大新商晶給你選擇。

你心念同胞受苦,河山待復的中華兒女,也可以有工商、華僑、星島、明報、快報、香港時報。

各自偏執,換回最大的平衡。

新聞自由,言論自由,就是在這樣的生態之下,朝氣勃勃的。

今日,動輒就說記者不夠客觀,不持平,有立場,太偏激,真係笑死人。

孔子寫春秋,亂臣賊子懼;

太史公的史記,被譽為史家絕唱,無韻離騷;

司馬光的通鑑,被配上"資治"兩字。

都是各有信念,各有立場。

不是刻意平衡,各方討好,這裡一句,那裡一句,用聰明走位來下筆的千秋史筆。

做評論,寫文章,最重要的,還是讀者,有人看,傳播功能方算完成。

權在讀者。你的信念,我不同意,你的標準,和我的價值有違背,那就拒絕閱讀,拒絕購買。沒有讀者,大眾媒介自然死亡。

所以,新聞自由,是由民眾爭取回來的。不是在facebook按按like,不是上街熱熱鬧鬧的遊一次行,和朋友開開心的集一次會,便有新聞自由。

對你不滿意的傳媒,拒絕收看,拒絕收聽,拒絕購買,沒有群眾的傳媒,只是噪音廢紙。

當統戰工具沒有統戰價值,就會自然凋謝,死亡。更大的財力,更大的後台,都無法支持沒有讀者的報紙,沒有聽眾觀眾的電視電台。

你收看收睇他們,就是同意他們的價值觀,他們的歷史取向。你是用行動投他們一票。

不要停留在按like,嗌口號的層次,用行動保障我們的新聞自由,言論自由。

我的自由,我自己爭取!

2018-11-06 易經講堂《YouTube重溫》欺凌藍潔瑛 遺憾查良鏞 最佳八字Vs最差八字 顏淵篇第十二

黃偉民易經講堂黃偉民易經講堂 | 贊助 |

直播重溫:YouTube
2018-11-06 欺凌藍潔瑛 遺憾查良鏞 最佳八字Vs最差八字 顏淵篇第十二

黃偉民易經講堂藍潔瑛金庸黃偉民易經講堂

黃偉民易經講堂
| 贊助 |
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下午5:00

查良鏞死了,藍潔瑛也死了,今年戊戌,離世的名人很多,但這兩人是不同的。他兩人的命造,常出現在我們的八字紫微課堂上。

查良鏞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八字,凶星生旺吉星,金木水火土,任何五行對他都有不同作用。

動盪的時代,流離的歲月,貧困的日子,造就了他創作不朽的作品。名滿天下,金錢來了,女人來了。財生官旺,社會地位,權勢影響力,什麼都來了。鄧小平親自接見,視為香港國師,他也自視如此,建議香港九七後的政治模式,推出「雙查方案」。

藍潔瑛是另一個極端,她拿的,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八字組合。

什麼才是最差的命?

平庸、貧困、孤零、愚蠢、多病,都只是平凡人,一生基層生活而已,你我大部份人都如此。不好,但談不上不幸。

給你貌若天仙,給你才華機會,給你舞台掌聲,給你顛倒眾生,城中公子都想一親香澤。但這些加起來,都不是幸福,而是製造痛苦。

比劫生傷食,傷食又迴剋官殺。任何上天的祝福,都變作人生的詛咒。

愈是名滿天下,愈是多人追求,她的任性、脾氣就會發作,最後傷害的,是男緣和事業。

一生人,只有十年的好運。所謂好運,也只不過是行印星,名滿天下,才華出眾,但印生比劫,比劫生傷,又迴剋官殺……成名,只是等待更大的傷害來臨。

她生前,得到的關懷友誼很少;死後,廉價的同情很多。想盡辦法一親香澤的男人多,給她倚傍,給她幸福,願和她走半生的人,根本沒有。

她不易相處,她亦飽受欺凌。

欺凌她最甚的,不是命運,不是什麼大哥,是新聞界。

對她尤甚於對蔡楓華。

生前,媒體對她用刀,刀刀見骨;死後,將她捧上天空,只是突顯她一生寂寞。

命理中,吉星生旺凶星的表表者。理論上,金木水火土,五行都不能用。

兩個極端的命造,就常常作為我們上課的例子。

一陰一陽之謂道。

宇宙間第一條法則,有陰就有陽,有陽就有陰,幸福背後必有遺憾,愈大的幸福包藏的,必是愈大的傷痛。

查生於1924年甲子年浙江,近代史上最動盪的歲月,成長於日本侵華的時候,抗戰勝利,四五年入上海大公報當翻譯。

如果是太平歲月,他一生就是報社翻譯了。

但抗戰勝利 ,國共又大戰,四九年中共建政,他要避秦香江了。

外省人在香港人浮於事,只能再入大公報,和在左派電影公司當編劇謀生。

微薄收入,他們一家只能租住簡而清的一個房間。

坎坷的歲月,在培養一支名成利就的命運。

五五年,一場比武,白鶴對太極門兩大高手,要擂台決一生死。香港政府不批准,澳門何賢主辦在澳門舉行。香港人追此新聞如癡如醉。新晚報總編見此氛圍,建議兩位同事在報寫武俠連載。

陳文統化名梁羽生,寫《龍虎鬥京華》,查良鏞化名金庸,寫《書劍恩仇錄》。

這就是凶星生旺吉星的最佳寫照。

《書劍》之後,就是《射鵰》。

1959年,單憑兩本書的版稅,他已急不及待,在灣仔和太太朱玫,創辦《明報》,開始《神鵰俠侶》的連載。

平步青雲,金庸神話開始了。

完美的八字組合,凶星生旺吉星的結構,金木水火土可用的五行,大運的配合,但仍有天干合化,不見了通關之神的流年。

四名子女,最寵愛的大兒子查傳俠,七六年在紐約自殺身亡;查遇到了細他三十年的阿May,和朱玫離婚。朱玫和查家任何人斷絕往來,一人獨居灣仔唐樓,在《明報》創業的路段拾荒,最後死於街頭。

她用這個方法對查報復,查家的幸福要帶有她朱玫的淚影。

我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樣,少年時代都是看金庸小說長大,和看明報社論了解國情。離開學校後,我曾經在他的報館工作,近距離看過他的老闆威嚴和帝王權術。

明報著名人工低,稿費低。

但老闆總有他的看法:

工資,是由市場決定的,
市場價值又基於供求。
人人都想來明報上班,在明報寫稿。
我們每年暑假,都收到幾百封,來自港大中大畢業生的求職信。
我們不需要調整薪金的,
因為,來明報,不是為錢,
是光榮來的…………………

在編輯部,似乎沒有人敢和他說話,包括當時的總編輯潘粵生,都是他召見,他在說,其他人在聽。

不明白的,也不敢問。

除了字房的No.2肥佬翁枝。

每到深夜,只等查生的社論未寫好,翁枝就拿著他版檯用的那鐵尺,在查的房門拍打:

出唔出報紙呀?
係咪唔出喇?
星島喺條街賣緊喇!
唔出報紙了嗎?

王司馬是明報明周的美術主任,他死的那一天,查叫了採訪主任龍國雲(筆名陳非),入他房間。阿龍出來,一言不發,拚命吸著他的煙斗。

不斷噴煙,好一會兒,喃喃自語:
(我在他對面,但他應該不是對我說)
喪禮報館負責。
老闆叫我,看著辦!
看著辦,看著辦,什麼是看著辦?
八千元是看著辦,八萬元是看著辦,十八萬也是看著辦。
其實,老闆想點搞呢?

他喜歡下條子,在編輯部同事的檯面玻璃壓下字條,寥寥幾字,看得懂的跟著執行,看不懂的,猜著執行。反正,沒有人敢問。

他享高齡過世,死後極盡榮哀,有人比擬他為中文世界的莎士比亞。事實上,我們上課時,舉例用金庸小說人物,比用《紅樓》《三國》效果好,幾乎人人都知你說的是誰。

但打過他工的人,很少對他有好感。那些早期高層,當過總編、主編的,多年後見面,像梁小中、韓中璇,說起老查,都是大罵。印象中,只有潘粵生,謹慎,說起查生,他都不搭嘴。

至於藍潔瑛,生前死後,旁人對她的說話,是截然不同的。

世間對她的關愛,諷刺地,由她死後開始。

我在TVB時,正值她艷絕五台山的開始。論古裝,電影王祖賢,電視藍潔瑛。但她不珍惜,那時,鄭裕彤的二公子鄭家成在追求她。

電視台幕後,說起她,都說難搞,無法溝通。

戲劇組的人說,她不看報紙雜誌劇本,嫌油墨骯髒;黑口黑面,遲到,唔想做。

綜藝科的人說,她無腦,叫她上婦女節目,做做宣傳,叫她帶些旅行各地買的東西入廠,說說見聞。她帶了十個八個大小不一的LV皮箱。

娛樂記者說她,好實際。屈男人入時裝店,買一堆衫,什麼尺碼都不理。翌日,車回時裝店,問老闆半價收不收回?

反正,關於她的,從沒有一句好說話。

死後的美語好說話,如果能分一半在生前對她說,那她的人生,是否沒有那麼寂寞?

金庸有一套武俠小說全集傳世,其實,藍潔瑛也不差,《大時代》的玲姐,對著鄭少秋、劉松仁、劉青雲這些高手,一分不蝕。有幾場戲,一直在我腦海中,劉松仁死了,鄭少秋歪理癡情,一堆爛泥的劉青雲,她淒苦無援,連死都好像沒有資格。《西遊記》中的春三十娘,冷艷執迷,眼神鋒利而撩人心魄。可能,這些才是真正的藍潔瑛。

她的真實人生,不懂得表達自己,要通過戲劇角色,將真正自己釋放出來。她的真我一直困在肉體內,她不懂得在俗世生存。

我眼中,藍的才華,不亞於金庸。

==========
贊助「易經講堂」營運經費

如若你喜歡「易經講堂」節目,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。現在可用贊助營運經費形式給予「易經講堂」支持及鼓勵。

集腋可成裘,謝謝繼續收看、讚好、「訂閱及推介」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。

贊助黃偉民易經講堂
https://www.paypal.me/IChingConsultancyLtd

支票方法

可將劃線支票郵寄至以下地址:
支票抬頭:易經講堂有限公司
郵箱地址: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

Payee:
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
Mailing Address:
Sheung Wan Post Office P.O. Box 33249, 1/F West Exchange Tower, 322-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, Sheung Wan, Hong Kong

謝謝支持與鼓勵。
==========

2018-11-06 易經講堂 欺凌藍潔瑛 遺憾查良鏞 最佳八字Vs最差八字 顏淵篇第十二

藍潔瑛查良鏞黃偉民易經講堂黃偉民易經講堂直播
黃偉民易經講堂 | 贊助 |
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下午5:00
現場直播:

查良鏞死了,藍潔瑛也死了,今年戊戌,離世的名人很多,但這兩人是不同的。他兩人的命造,常出現在我們的八字紫微課堂上。

查良鏞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八字,凶星生旺吉星,金木水火土,任何五行對他都有不同作用。

動盪的時代,流離的歲月,貧困的日子,造就了他創作不朽的作品。名滿天下,金錢來了,女人來了。財生官旺,社會地位,權勢影響力,什麼都來了。鄧小平親自接見,視為香港國師,他也自視如此,建議香港九七後的政治模式,推出「雙查方案」。

藍潔瑛是另一個極端,她拿的,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八字組合。

什麼才是最差的命?

平庸、貧困、孤零、愚蠢、多病,都只是平凡人,一生基層生活而已,你我大部份人都如此。不好,但談不上不幸。

給你貌若天仙,給你才華機會,給你舞台掌聲,給你顛倒眾生,城中公子都想一親香澤。但這些加起來,都不是幸福,而是製造痛苦。

比劫生傷食,傷食又迴剋官殺。任何上天的祝福,都變作人生的詛咒。

愈是名滿天下,愈是多人追求,她的任性、脾氣就會發作,最後傷害的,是男緣和事業。

一生人,只有十年的好運。所謂好運,也只不過是行印星,名滿天下,才華出眾,但印生比劫,比劫生傷,又迴剋官殺……成名,只是等待更大的傷害來臨。

她生前,得到的關懷友誼很少;死後,廉價的同情很多。想盡辦法一親香澤的男人多,給她倚傍,給她幸福,願和她走半生的人,根本沒有。

她不易相處,她亦飽受欺凌。

欺凌她最甚的,不是命運,不是什麼大哥,是新聞界。

對她尤甚於對蔡楓華。

生前,媒體對她用刀,刀刀見骨;死後,將她捧上天空,只是突顯她一生寂寞。

命理中,吉星生旺凶星的表表者。理論上,金木水火土,五行都不能用。

兩個極端的命造,就常常作為我們上課的例子。

一陰一陽之謂道。

宇宙間第一條法則,有陰就有陽,有陽就有陰,幸福背後必有遺憾,愈大的幸福包藏的,必是愈大的傷痛。

查生於1924年甲子年浙江,近代史上最動盪的歲月,成長於日本侵華的時候,抗戰勝利,四五年入上海大公報當翻譯。

如果是太平歲月,他一生就是報社翻譯了。

但抗戰勝利 ,國共又大戰,四九年中共建政,他要避秦香江了。

外省人在香港人浮於事,只能再入大公報,和在左派電影公司當編劇謀生。

微薄收入,他們一家只能租住簡而清的一個房間。

坎坷的歲月,在培養一支名成利就的命運。

五五年,一場比武,白鶴對太極門兩大高手,要擂台決一生死。香港政府不批准,澳門何賢主辦在澳門舉行。香港人追此新聞如癡如醉。新晚報總編見此氛圍,建議兩位同事在報寫武俠連載。

陳文統化名梁羽生,寫《龍虎鬥京華》,查良鏞化名金庸,寫《書劍恩仇錄》。

這就是凶星生旺吉星的最佳寫照。

《書劍》之後,就是《射鵰》。

1959年,單憑兩本書的版稅,他已急不及待,在灣仔和太太朱玫,創辦《明報》,開始《神鵰俠侶》的連載。

平步青雲,金庸神話開始了。

完美的八字組合,凶星生旺吉星的結構,金木水火土可用的五行,大運的配合,但仍有天干合化,不見了通關之神的流年。

四名子女,最寵愛的大兒子查傳俠,七六年在紐約自殺身亡;查遇到了細他三十年的阿May,和朱玫離婚。朱玫和查家任何人斷絕往來,一人獨居灣仔唐樓,在《明報》創業的路段拾荒,最後死於街頭。

她用這個方法對查報復,查家的幸福要帶有她朱玫的淚影。

我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樣,少年時代都是看金庸小說長大,和看明報社論了解國情。離開學校後,我曾經在他的報館工作,近距離看過他的老闆威嚴和帝王權術。

明報著名人工低,稿費低。

但老闆總有他的看法:

工資,是由市場決定的,
市場價值又基於供求。
人人都想來明報上班,在明報寫稿。
我們每年暑假,都收到幾百封,來自港大中大畢業生的求職信。
我們不需要調整薪金的,
因為,來明報,不是為錢,
是光榮來的…………………

在編輯部,似乎沒有人敢和他說話,包括當時的總編輯潘粵生,都是他召見,他在說,其他人在聽。

不明白的,也不敢問。

除了字房的No.2肥佬翁枝。

每到深夜,只等查生的社論未寫好,翁枝就拿著他版檯用的那鐵尺,在查的房門拍打:

出唔出報紙呀?
係咪唔出喇?
星島喺條街賣緊喇!
唔出報紙了嗎?

王司馬是明報明周的美術主任,他死的那一天,查叫了採訪主任龍國雲(筆名陳非),入他房間。阿龍出來,一言不發,拚命吸著他的煙斗。

不斷噴煙,好一會兒,喃喃自語:
(我在他對面,但他應該不是對我說)
喪禮報館負責。
老闆叫我,看著辦!
看著辦,看著辦,什麼是看著辦?
八千元是看著辦,八萬元是看著辦,十八萬也是看著辦。
其實,老闆想點搞呢?

他喜歡下條子,在編輯部同事的檯面玻璃壓下字條,寥寥幾字,看得懂的跟著執行,看不懂的,猜著執行。反正,沒有人敢問。

他享高齡過世,死後極盡榮哀,有人比擬他為中文世界的莎士比亞。事實上,我們上課時,舉例用金庸小說人物,比用《紅樓》《三國》效果好,幾乎人人都知你說的是誰。

但打過他工的人,很少對他有好感。那些早期高層,當過總編、主編的,多年後見面,像梁小中、韓中璇,說起老查,都是大罵。印象中,只有潘粵生,謹慎,說起查生,他都不搭嘴。

至於藍潔瑛,生前死後,旁人對她的說話,是截然不同的。

世間對她的關愛,諷刺地,由她死後開始。

我在TVB時,正值她艷絕五台山的開始。論古裝,電影王祖賢,電視藍潔瑛。但她不珍惜,那時,鄭裕彤的二公子鄭家成在追求她。

電視台幕後,說起她,都說難搞,無法溝通。

戲劇組的人說,她不看報紙雜誌劇本,嫌油墨骯髒;黑口黑面,遲到,唔想做。

綜藝科的人說,她無腦,叫她上婦女節目,做做宣傳,叫她帶些旅行各地買的東西入廠,說說見聞。她帶了十個八個大小不一的LV皮箱。

娛樂記者說她,好實際。屈男人入時裝店,買一堆衫,什麼尺碼都不理。翌日,車回時裝店,問老闆半價收不收回?

反正,關於她的,從沒有一句好說話。

死後的美語好說話,如果能分一半在生前對她說,那她的人生,是否沒有那麼寂寞?

金庸有一套武俠小說全集傳世,其實,藍潔瑛也不差,《大時代》的玲姐,對著鄭少秋、劉松仁、劉青雲這些高手,一分不蝕。有幾場戲,一直在我腦海中,劉松仁死了,鄭少秋歪理癡情,一堆爛泥的劉青雲,她淒苦無援,連死都好像沒有資格。《西遊記》中的春三十娘,冷艷執迷,眼神鋒利而撩人心魄。可能,這些才是真正的藍潔瑛。

她的真實人生,不懂得表達自己,要通過戲劇角色,將真正自己釋放出來。她的真我一直困在肉體內,她不懂得在俗世生存。

我眼中,藍的才華,不亞於金庸。

今天下午5:00,在黃偉民易經講堂現場直播。

2018-10-30 易經講堂《YouTube》重溫 習近平垓下之圍 安倍訪華破冰 中共的困境 日本的機遇 顏淵篇第十二

YouTube_73x31黃偉民易經講堂

直播重溫:YouTube
2018-10-30 易經講堂 習近平垓下之圍 安倍訪華破冰 中共的困境 日本的機遇 顏淵篇第十二

黃偉民易經講堂fb_31x31

黃偉民易經講堂

2018年10月30日星期二下午5:00

日本國旗在天安門廣場飄揚,「打倒小日本,還我釣魚島」的口號,不合時宜了。

習近平遇到了垓下之圍。

美國對大陸的懲罰性關稅在不斷加強,歐洲、加拿大等國一呼百應。非洲那些窮黑小的國家,都表態北京在搵他們笨,幾十年老兄弟巴基斯坦都唔聽佢支笛。

為了打擊大陸的翻版廉價網購工業,美國不惜退出萬國郵政聯盟;
美國的戰艦在台海穿梭,等待解放軍發第一炮;
組織國際聯軍,在南海演習;
兩架B52重型轟炸機,在中共人造島上飛翔,表示有能力將中共人造島軍事基地炸毀……

特朗普明言:
一百八十萬中共官員子女,就是北京政權的癌細胞群。

楚歌唱,四方八面同。

習近平舉頭四顧,心中茫然,擺得平中共體制內的各路山頭,放眼世界,原來是舉目無親。

這時候,安倍訪華。

他應李克強的邀請,訪問大陸。

時隔七年,在中日冰冷的兩國關係中,日本領導人再臨大陸。

安倍訪華前,先做兩大不尋常動作。

日本公布停止向中國提供「發展援助計劃」。

自七九年開始,日本向華發放天文數字的金錢援助。

北京的地鐵,首都的國際機場,都是在日本的特惠貸款下興建。日本的援助,佔中國大陸所有外來援助的66.9%。

日本經濟衰退四十年,中日關係因釣魚台鬧僵,發動大陸民眾火燒本田汽車時,這個發展援助,都沒有停止。

今日,由於李克強的邀請,再臨北京前,安倍先公布了終止這項近四十年的援助計劃,向日本國民交待。

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說:
考慮到中國當前的經濟水平,這種援助不再有必要。

跟著接受印度總理莫迪來訪,在安倍訪華回國後立即接見莫迪,商討日本印度的聯手,抗衡中共在印太地區的強勢擴張。

安倍訪華,是破冰,在東海南海、尖閣列島等領土領海主權爭議上希望能緩和兩國矛盾,但他也需要表明立場,向國民交待,向世界交待。

安倍的政治總目標,在於日本修憲,建軍,重現大和民族的聲威。

日本現今的憲法,是二次大戰後,基於戰敗國,由美軍佔領,憲法是由美國統帥麥克阿瑟將軍撰寫的。最關鍵的一項,是不能擁有軍隊,以防軍國主義復辟。

但此一時彼一時,美軍世界警察的戰線太長,各地火頭也多,中共在亞洲又以強秦之姿崛起。亞洲不寧,美國希望日本能分擔亞洲防務責任。

日本方面,國民開始覺得戰敗屈辱半世紀,對區域有責無權,應該修改戰後憲法,重建軍隊,回復一個正常國家。

日本人對台灣有特別感情,除了曾統治五十年,近年兩地的天災禍患,兩地人民的關切援手,都看得見血濃於水;但對於中國大陸,無論官方或民間,都透出輕視憎厭。

安倍訪華,純是尋找機遇。習近平墮水而四周冷笑,無人援手,這是談判的最好時候。如果能解習困,叫他租借東三省殖民一百年,可能他都願意。

明治維新之後,百年來日本人對中國人都充滿疑惑。

芥川龍之介熟讀唐詩宋詞,抱著幻想遊訪神州大地,懷著尋找李白、杜甫、蘇東坡的人物,誰知碰到的,盡是西門慶之流。

日本人多年來都無法明白,為什麼這麼豐厚的中華文化底蘊,不能變作成就這個民族偉大的資產,卻成為壓斷中國人的負擔。

近一百年,保護、珍惜、承傳中華文化的,是日本人,不是中國人。

壯麗的山河大地,住著一群奇怪的大陸人,破壞、污染,毫不留戀的離開。偏偏優秀的大和民族,卻只能生活在四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小島上,飽受地震、海嘯、颱風等摧殘,生命脆弱如櫻花。

所以,明治維新後,整個民族的焦點都放在中華大地上。甲午一役,確定以侵華為基本國策,九一八、一二八、逐步實踐他們的理念,七七正式侵華。不是擴大戰線到太平洋珍珠港,招來美國兩枚原子彈,歷史未必如此發展。所以,到今日,日本人都不承認戰敗給中國。

安倍是愛國主義者,要復興大和民族,修憲建軍,眼睛又盯在中華大地上。

習近平的困境,就是安倍的機遇。一雙冷手訪華,能否執到熱煎堆?

中共是實用主義者,只重權力和事功,沒有原則和高尚價值追求。愚弄群眾,鼓吹愛國主義時就借釣魚台來「打倒小日本」,今日舉目無親,安倍肯來就百年中日友誼。

政治,是管理眾人之事。政治領袖的價值取向,就影響一個時代的興衰。歷史上,堯舜禹湯文武周公,為政,是道德教化,所以有三王之治。秦漢之後,五霸之志旨在事功。當人人重視的,只在權力鬥爭,社會秩序必然混亂,文化必然衰敗。

《論語》第二篇是「為政」篇,說的是領袖學問。

孔子認為,為政,權力是沒有用的,唯有以身作則,用德而已,用道德感化,成為社會之風。

凡事沒有偶然的,臣弒其君,子弒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,漸矣。中共竊國,用的都是偷雞摸狗的手段,所以,社會風氣敗壞,各為其私,只能製造亂世。用恐怖手段,使民恐懼,像新疆的集中營,和大量特務,監察恐嚇,如何能達到民間安居樂業的政治目的?

如果軍事力量,就可帶來國家安全,強秦為何只歷二世?

如果特務治國,剷除異己,便可延續政權,明朝朱氏王朝,為何轉眼覆亡?

萬變不離其宗,「為政篇」第一章,透露了為政的基本原則和大智慧——

子曰:
為政以德,
譬如北辰,
居其所而眾星拱之。

孔子說:

為政的關鍵,在於領袖的內心。內心有道,以身作則,表現出來的一切行為,就無懈可擊了。

好像天上星系的北斗星,有了中心思想,以道德感化,天下為公,社會上,國際間,自會圍著你的信念旋轉。

管治就易如反掌了。

==========
贊助「易經講堂」營運經費

如若你喜歡「易經講堂」節目,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。現在可用贊助營運經費形式給予「易經講堂」支持及鼓勵。

集腋可成裘,謝謝繼續收看、讚好、「訂閱及推介」易經講堂節目。

贊助黃偉民易經講堂
https://www.paypal.me/IChingConsultancyLtd

支票方法

可將劃線支票郵寄至以下地址:
支票抬頭:易經講堂有限公司
郵箱地址: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

Payee:
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
Mailing Address:
Sheung Wan Post Office P.O. Box 33249, 1/F West Exchange Tower, 322-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, Sheung Wan, Hong Kong

謝謝支持與鼓勵。
==========

2018-10-30 易經講堂 習近平垓下之圍 安倍訪華破冰 中共的困境 日本的機遇 顏淵篇第十二

安倍訪華/黃偉民易經講堂

fblive_76x31
黃偉民易經講堂
2018年10月30日星期二下午5:00
現場直播:

日本國旗在天安門廣場飄揚,「打倒小日本,還我釣魚島」的口號,不合時宜了。

習近平遇到了垓下之圍。

美國對大陸的懲罰性關稅在不斷加強,歐洲、加拿大等國一呼百應。非洲那些窮黑小的國家,都表態北京在搵他們笨,幾十年老兄弟巴基斯坦都唔聽佢支笛。

為了打擊大陸的翻版廉價網購工業,美國不惜退出萬國郵政聯盟;
美國的戰艦在台海穿梭,等待解放軍發第一炮;
組織國際聯軍,在南海演習;
兩架B52重型轟炸機,在中共人造島上飛翔,表示有能力將中共人造島軍事基地炸毀……

特朗普明言:
一百八十萬中共官員子女,就是北京政權的癌細胞群。

楚歌唱,四方八面同。

習近平舉頭四顧,心中茫然,擺得平中共體制內的各路山頭,放眼世界,原來是舉目無親。

這時候,安倍訪華。

他應李克強的邀請,訪問大陸。

時隔七年,在中日冰冷的兩國關係中,日本領導人再臨大陸。

安倍訪華/黃偉民易經講堂

圖:互聯網

安倍訪華前,先做兩大不尋常動作。

日本公布停止向中國提供「發展援助計劃」。

自七九年開始,日本向華發放天文數字的金錢援助。

北京的地鐵,首都的國際機場,都是在日本的特惠貸款下興建。日本的援助,佔中國大陸所有外來援助的66.9%。

日本經濟衰退四十年,中日關係因釣魚台鬧僵,發動大陸民眾火燒本田汽車時,這個發展援助,都沒有停止。

今日,由於李克強的邀請,再臨北京前,安倍先公布了終止這項近四十年的援助計劃,向日本國民交待。

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說:
考慮到中國當前的經濟水平,這種援助不再有必要。

跟著接受印度總理莫迪來訪,在安倍訪華回國後立即接見莫迪,商討日本印度的聯手,抗衡中共在印太地區的強勢擴張。

安倍訪華,是破冰,在東海南海、尖閣列島等領土領海主權爭議上希望能緩和兩國矛盾,但他也需要表明立場,向國民交待,向世界交待。

安倍的政治總目標,在於日本修憲,建軍,重現大和民族的聲威。

日本現今的憲法,是二次大戰後,基於戰敗國,由美軍佔領,憲法是由美國統帥麥克阿瑟將軍撰寫的。最關鍵的一項,是不能擁有軍隊,以防軍國主義復辟。

但此一時彼一時,美軍世界警察的戰線太長,各地火頭也多,中共在亞洲又以強秦之姿崛起。亞洲不寧,美國希望日本能分擔亞洲防務責任。

日本方面,國民開始覺得戰敗屈辱半世紀,對區域有責無權,應該修改戰後憲法,重建軍隊,回復一個正常國家。

日本人對台灣有特別感情,除了曾統治五十年,近年兩地的天災禍患,兩地人民的關切援手,都看得見血濃於水;但對於中國大陸,無論官方或民間,都透出輕視憎厭。

安倍訪華,純是尋找機遇。習近平墮水而四周冷笑,無人援手,這是談判的最好時候。如果能解習困,叫他租借東三省殖民一百年,可能他都願意。

明治維新之後,百年來日本人對中國人都充滿疑惑。

芥川龍之介熟讀唐詩宋詞,抱著幻想遊訪神州大地,懷著尋找李白、杜甫、蘇東坡的人物,誰知碰到的,盡是西門慶之流。

日本人多年來都無法明白,為什麼這麼豐厚的中華文化底蘊,不能變作成就這個民族偉大的資產,卻成為壓斷中國人的負擔。

近一百年,保護、珍惜、承傳中華文化的,是日本人,不是中國人。

壯麗的山河大地,住著一群奇怪的大陸人,破壞、污染,毫不留戀的離開。偏偏優秀的大和民族,卻只能生活在四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小島上,飽受地震、海嘯、颱風等摧殘,生命脆弱如櫻花。

所以,明治維新後,整個民族的焦點都放在中華大地上。甲午一役,確定以侵華為基本國策,九一八、一二八、逐步實踐他們的理念,七七正式侵華。不是擴大戰線到太平洋珍珠港,招來美國兩枚原子彈,歷史未必如此發展。所以,到今日,日本人都不承認戰敗給中國。

安倍是愛國主義者,要復興大和民族,修憲建軍,眼睛又盯在中華大地上。

習近平的困境,就是安倍的機遇。一雙冷手訪華,能否執到熱煎堆?

中共是實用主義者,只重權力和事功,沒有原則和高尚價值追求。愚弄群眾,鼓吹愛國主義時就借釣魚台來「打倒小日本」,今日舉目無親,安倍肯來就百年中日友誼。

政治,是管理眾人之事。政治領袖的價值取向,就影響一個時代的興衰。歷史上,堯舜禹湯文武周公,為政,是道德教化,所以有三王之治。秦漢之後,五霸之志旨在事功。當人人重視的,只在權力鬥爭,社會秩序必然混亂,文化必然衰敗。

《論語》第二篇是「為政」篇,說的是領袖學問。

孔子認為,為政,權力是沒有用的,唯有以身作則,用德而已,用道德感化,成為社會之風。

凡事沒有偶然的,臣弒其君,子弒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,漸矣。中共竊國,用的都是偷雞摸狗的手段,所以,社會風氣敗壞,各為其私,只能製造亂世。用恐怖手段,使民恐懼,像新疆的集中營,和大量特務,監察恐嚇,如何能達到民間安居樂業的政治目的?

如果軍事力量,就可帶來國家安全,強秦為何只歷二世?

如果特務治國,剷除異己,便可延續政權,明朝朱氏王朝,為何轉眼覆亡?

萬變不離其宗,「為政篇」第一章,透露了為政的基本原則和大智慧——

子曰:
為政以德,
譬如北辰,
居其所而眾星拱之。

孔子說:

為政的關鍵,在於領袖的內心。內心有道,以身作則,表現出來的一切行為,就無懈可擊了。

好像天上星系的北斗星,有了中心思想,以道德感化,天下為公,社會上,國際間,自會圍著你的信念旋轉。

管治就易如反掌了。

今天下午5:00,在黃偉民易經講堂現場直播。

《新聞自由,由我做起》

Image

要新聞界持平,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。

新聞界從來不用持平的。

當年查良鏞一枝鐵筆,和共產黨誓不兩立。明報社論,秉承春秋之筆,震驚香港,那有什麼持平客觀?

你有你反共,統戰歌頌共產黨的,也有文大新商晶啊。

打著中華民國旗號的,有何世禮將軍的工商日報。何將軍算是現今商台老闆何佐芝的哥哥吧。

有岑維休的華僑日報;胡仙的星島日報;鄺蔭泉的快報;國民黨在港的香港時報;查良鏞的明報等等。

都是反共救國,復土回鄉的報紙。

從沒有人質問它們持平不持平。

因為左派也有他們的喉舌。

文匯、大公,來自不同的系統,代表中央,專攻意識形態;商報、晶報,集中統戰工人階級,社會低下層。新晚報從文化藝術入手,走軟路線,收編一班愛國熱血的文化青年,知識份子。

旗幟鮮明,各有信念。

當年,中共和香港殖民地關係緊張,香港為甚麼仍容許左派的文大新商晶在港罵港英政府,白皮豬,黃皮狗?

因為英國人知道,甚麼是新聞自由,甚麼是言論自由。

百花齊放,但選擇權在讀者。

你要做毛主席的好學生,要鬥垮鬥臭資本家,大地主的,有文大新商晶給你選擇。

你心念同胞受苦,河山待復的中華兒女,也可以有工商、華僑、星島、明報、快報、香港時報。

各自偏執,換回最大的平衡。

新聞自由,言論自由,就是在這樣的生態之下,朝氣勃勃的。

今日,動輒就說記者不夠客觀,不持平,有立場,太偏激,真係笑死人。

孔子寫春秋,亂臣賊子懼;

太史公的史記,被譽為史家絕唱,無韻離騷;

司馬光的通鑑,被配上"資治"兩字。

都是各有信念,各有立場。

不是刻意平衡,各方討好,這裡一句,那裡一句,用聰明走位來下筆的千秋史筆。

做評論,寫文章,最重要的,還是讀者,有人看,傳播功能方算完成。

權在讀者。你的信念,我不同意,你的標準,和我的價值有違背,那就拒絕閱讀,拒絕購買。沒有讀者,大眾媒介自然死亡。

所以,新聞自由,是由民眾爭取回來的。不是在facebook按按like,不是上街熱熱鬧鬧的遊一次行,和朋友開開心的集一次會,便有新聞自由。

對你不滿意的傳媒,拒絕收看,拒絕收聽,拒絕購買,沒有群眾的傳媒,只是噪音廢紙。

當統戰工具沒有統戰價值,就會自然凋謝,死亡。更大的財力,更大的後台,都無法支持沒有讀者的報紙,沒有聽眾觀眾的電視電台。

你收看收睇他們,就是同意他們的價值觀,他們的歷史取向。你是用行動投他們一票。

不要停留在按like,嗌口號的層次,用行動保障我們的新聞自由,言論自由。

我的自由,我自己爭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