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日存檔:7 二月, 2019

赤口覓食

黃偉民易經講堂黃偉民易經講堂
黃偉民易經講堂 | 贊助 |

想吃碗麵,原來很難,沒有一間開門。

廟宇,就人山人海。

香港需要怎樣的領袖

黃偉民易經講堂
黃偉民易經講堂
黃偉民易經講堂 | 贊助 |

原稿日期:2017年2月7日

選特首,其實,就是選香港的領袖。

什麼人才適合當香港的領袖?

站高點看,領袖應具備什麼條件?

「論語」二十篇,為政篇第二,共廿四章,集中討論領袖之道。

開宗明義,一開始,孔子就強調:

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拱之。

作為領袖,教化百姓,父母教化子女,主管教化下屬,用的不是權力,不是金錢,不是賞罰。用的,是「德性」,那就像天上的北斗星,其他星星,自然會圍著你而轉的了。

那什麼是本身的德性呢?

用現代話來說,簡單點,就是「以身作則」。

一個領袖,最緊要的第一步,就是以身作則。

父母要子女早睡早起,首先,最關鍵的,是本身要早睡早起。

要子女求學不要貪圖僥倖,你自己也不要買六合彩。

本身說謊,子女很難誠實。

在辦公室,主管作風,就是下屬的作風。老闆刻薄,員工也和公司錙銖必較。

推而廣之,社會的風氣,也是由政治領袖帶動。中共謊言治國,大陸人就以作虛弄假為榮。中共政治,金權勾結,大陸就舉國發錢寒。

所以,為政篇第一章,就叫你以身作則,不要說一套做一套,這是領袖的大忌。

第二章: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。

孔子以自己刪「詩經」的標準,作為領袖的第二守則。

孔子認為,一切的政治問題,社會問題,歸根究柢,只是思想問題。

只要思想正,什麼問題便自然解決了。

當領袖,第一要務,就是思想不走邪路。

梁振英治港五年,幾乎所有問題都離了正軌,簡單歸納,就因為他人如其名,思歪了。

每個政策,都有背後的目的和私心,社會便對立撕裂了。

思無邪,便是當領袖的第二項智慧。

跟著,第三章,孔子說:

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

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

道,是領導的導。

領導一個國家,一個社會,一家公司,一個家庭,一個組織,用的只是制度和法律的話,「民免而無恥」,一般人會用聰明逃避,鑽法律制度的漏洞,逃避責任,還會無恥的自鳴得意,沾沾自喜,覺得政府奈不了他何。

但如果以道德來領導,令每個人都有涵養自愛;「齊之以禮」,以核心價值來教化,大家便懂得自動自覺。

錯了,有慚愧心,人人有羞恥心,到時,有恥且格。格,規格,即達到施政的目的了。

這是為政篇的首三章,也就是領袖的頭三大原則。不要以為「論語」是老古董,九七前的港督,很多都能做得到。反而,北京標榜孔子,董建華標榜儒家,曾蔭權說自己是曾參後人,他們對「論語」是一竅不通。

用孔子的標準,審視幾位特首候選人,誰人較適合當香港的領袖,便有所憑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