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三罷 下的所有文章

2019-08-06 易經講堂《YouTube重溫》中聯辦亂港香港大罷工 玉石俱焚?林鄭復出向港人宣戰 遍地衝突催淚彈貫穿港九 陽貨篇第十七

黃偉民易經講堂黃偉民易經講堂 | 贊助 |

直播重溫:YouTube
2019-08-06 易經講堂 中聯辦亂港香港大罷工 玉石俱焚?林鄭復出向港人宣戰 遍地衝突催淚彈貫穿港九 陽貨篇第十七玉石俱焚林鄭向港人宣戰黃偉民易經講堂
黃偉民易經講堂 | 贊助 |
2019年8月6日星期二下午5:00
完整文字版

香港大罷工!

引出了神隱兩星期的林鄭蒲頭。

稍有社會經驗的人,都應該看出,她沒有解決香港危局的誠意。林鄭復工,對社會訴求充耳不聞,反而再向市民宣戰。

她曲線告訴香港人,目前管治香港的,不是她的政府。

中聯辦亂港。

這是亂局的根源。

1967年,中聯辦前身,新華社香港分社,領導土共在港罷工罷市罷課,挑戰港英政府;今日,香港市民,罷工罷市罷課,抗議中聯辦亂港,踐踏一國兩制和基本法。

兩個月以來的亂局,市民逐步的看到,特區政府、中聯辦、警隊、黑社會的四角互動和配合。中聯辦的大陸人,雖然身在香港,但對香港的核心價值,和香港人的追求,根本完全不掌握。

大陸人是低級人,仍然是落後社會的崇拜暴力,所以信奉武力鎮壓的作用。他們很重視香港的兩支武裝部隊,在地面上叫警察,在暗角的叫黑社會。

他們很重視這兩支陰陽的武裝力量,以為警黑社會,一定可以將示威者打到怕。

公務員團隊,發覺事情不妙,用暴力治港,不惜犧牲整個公務員團隊的百年聲譽,所以罕有的發聲和集會。

重申公務員的忠誠,是忠於職守,忠於市民。分辨黑白是非,不是政治立場,沒有違背政治中立原則。

十六萬公務員,扣除三萬警察,扣除當值人員,竟有四萬多人參加集會。

公僕的政治觸覺,發現林鄭政府的施政有異,推測背後有另一股黑暗勢力在駕馭他們。

集會和平結束,十五分鐘內四萬人安全散離遮打花園,是兩月來唯一沒有流血衝突的遊行示威集會。

因為現場沒有警察,沒有警方防線被衝擊,沒有封閉地鐵出口。

沒有警察,就沒有人生事,這次公務員集會,告訴了兩月來的流血衝突根源,在於警察視示威市民為敵人,主動挑釁,引來衝擊,再作開槍的理據。

警察不敢向公務員開槍。

律政司內,負責檢控工作的刑事檢控科律師亦察覺到不對勁,發出公開信指「社會秩序崩潰」,斥鄭若驊檢控決定,主要考慮政治因素,視檢控守則如糞土。

百多名AO,四百名EO,保安局員工,來自四十四個決策局及政府部門的公務員,都相繼發公開信,批評林鄭政府和警隊,再加律政司的檢控律師,林鄭已經是眾叛親離。

市民已不信任政府,警黑勾結已深入民心,林鄭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決心,更多的遊行示威,罷工罷課,只會陸續有來。

《周易》第二十三卦為山地剝卦,一支陽爻在上,五支陰爻在下,由內裡一直腐爛到外。

剝的本義指果木零落,去皮取瓜,種子掉落地下,又重新找到生命的根源,一顆新的果樹又開始,生生不息。所以剝卦之後,就是復卦,《雜卦傳》說:

剝,爛也;復,反也。

剝極而復,天地萬物,便是如此循環不已。

世間萬事萬物,遭遇任何浩劫,都不會完全滅盡,外層經內在的潰爛,但仍會在最根本,找到新的生機。像水果熟透爛掉,種子落地便是新的生命開始。

《雜卦傳》說的,剝爛復反,便是這個意思。

《老子》說:反者,道之動。

探究宇宙人生的核心真相,不能只是外向追求,必須深刻反躬自省。

剝字從刀從彔,表示我們日夜奔波忙碌積累的祿養,有朝一日會遭遇浩劫,流失殆盡。

剝極而復,顯現生命的頑強,一切可以重新再造。

剝卦卦形似層層剝落,五陰剝一陽,將原先陽剛美質,逐步的改變為陰柔虛弱。

剝卦上卦艮為山,下卦坤為地。山在地上,風雨剝蝕,這是剝卦的卦象。

山脈的存在,因地殼變動而隆起,雖然高聳,其實是附於大地的一部份。一個政權,其實是建築在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上。

《大象傳》說:
山附于地,剝。
上以厚下,安宅。

為政者,觀剝卦的象,山是附于大地的,政權是建築人民的支持上的。

應以山石剝落,嚴角崩塌為戒,從而厚結民心,人民能孝其老,慈其幼,政權才能長久。

《尚書》:民為邦本,本固邦寧。

只有使人民生活安寧,國家政權才能鞏固。

安宅的宅,小的指個人的身體、家宅,大的泛指國家、社會。在上位的人,要厚下,方能安宅。

剝卦卦辭:
不利有攸往。

有攸往,即有所往。

往字,行之有主。

剝卦是五陰剝一陽,小人道長的時候,形勢很危險,不利於輕舉妄動。任何的構想,都不宜蠻幹,應該保存實力,照顧自己,等待剝盡復來。

香港今日處於剝卦的處境,社會人心惶惶,幕後操盤者,仍然相信單靠警隊和黑社會聯手,就可以搞掂一個國際城市。

社會運動,已經深入社區,黃大仙、天水圍、將軍澳、屯門、元朗、堅尼地城……

人人都在上公民教育課,人人都面對示威者和警隊的互動,人人都用自己良心作是非黑白判斷,最政治冷感的人都被逼思考事件的前因後果。

上下班,出街買菜時,細察示威青年的行為舉止,再有機會看看撐警集會那批甩皮甩骨的大陸人,再上網找找背景資料,便知大時代來了。

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

心亂,最宜讀《論語》。

論語二十篇,第一篇「學而」篇,講做學問的修養;第二篇「為政」篇,說作為政治領袖的方法。

孔子認為,為政,作為一個領袖,重點不是權力,是教化。
教,是教育;化,是感化。

身處亂世,人人賣弄聰明機巧,重視權力鬥爭,社會秩序混亂,特權處處,公義不彰,文化衰敗。

孔子面對這種時代,認為為政,權力沒有用,惟有用人天生的善良德性,誠實的面對自己,作出判斷決策。

孔子哲學,認為凡事沒有偶然的。他在易經坤卦文言中說:
臣弒其君,子弒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,漸矣。

這也是佛家所說的因果規律。

論語「為政」篇,第一章,就開宗明義的說:
子曰: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拱之。

孔子認為,作為一個政治領袖,內心有道,用人的天生善性出發,表現出來的行為,決定,就無懈可擊了。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樣,有中心思想,有政治抱負和信念,所作的決定政策,自然天下人圍繞而旋轉。

第二章,話鋒一轉,說:
子曰: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。

說政治領袖之道,為什麼突然提到他編輯「詩經」的標準來?

孔子刪詩書,定禮樂,整理詩三百篇的宗旨在那裡?

一句話,就是思無邪。

人,不能沒有思想,但思想不能走歪路。

孔子認為,一切政治問題,社會問題,只是思想問題。人只要思想正,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了。

作為政治領袖,為政的人,第一要務,就是思想不走邪路。

然後,第三章,說出為政的方法:
子曰: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

領導一個國家,一個社會,一個組織,一間機構,如果只用規章來領導,再用刑法來管理,民眾為了不犯法,會鑽法律的漏洞,逃避責任,然後無恥的沾沾自喜,自鳴得意,認為你奈不了他何。

但如果以道德來領導,每個人都自重自愛,再齊之以禮,以禮樂教化,大家會自動自發。錯了,有慚愧心。有恥且格,當民眾都有羞恥心,就達到政治目的了。

今日大陸人的問題,歸根究柢,就是上上下下,都沒有羞恥心。所以,全國都以動物本能來生存,社會就烏煙瘴氣了。

跟著第四章,孔子自述一生所學的進程,但這與為政,又有什麼關係呢?

子曰: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。

孔子說:我十五歲時,就一心向學。因此,到了三十歲,就能確立自我。

進一步鑽研學問,到了四十歲,就擁有堅定不移的自信,對人生不會感到迷惑。

貫徹這個生活方式到五十歲,就清楚宇宙的規律法則。六十歲,就明白世事的錯綜複雜,不會偏執一方。

這樣到了七十歲,不是具體的歲數,意思是人生的總目標,也是一生追求的境界,即使隨心所欲的行動,但也不會超出作為一個人的社會規範。

即使率性而為,也不會對周邊的人,造成困擾。

《論語》的編輯,為什麼將這一章,放在這裡?

為政篇,說的是政治領袖之道。

第一章,說的是誠。對人對己坦白。

第二章,說的是正。不能邪,不用聰明機巧。

第三章,說德化,主禮治。單用刑法威嚇懲罰,達不到政治目的。

第四章,焦點在最後一句,從心所欲而不踰矩。很多人追求權力,以為有權力就可為所欲為。孔子透過他一生的學習經驗,告訴大家,人生的成功,在於從心所欲仍不踰矩。

為政篇,既然是說政治領袖的修養,就告訴大家,作為領袖,自然擁有權力,但權力是工具,是完成領袖責任的手段,不是目的。

使用權力的最高境界,是不會對別人造成困擾,完全不會做出一個人不該做的事來。

今日的社會亂局,就是為政者,背棄《論語》教導的原則,闖出的禍害來。
==========
贊助「易經講堂」營運經費

如若你喜歡「易經講堂」節目,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。現在可用贊助營運經費形式給予「易經講堂」支持及鼓勵。

集腋可成裘,謝謝繼續收看、讚好、「訂閱及推介」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。

贊助黃偉民易經講堂
https://www.paypal.me/IChingConsultancyLtd

支票方法

可將劃線支票郵寄至以下地址:
支票抬頭:易經講堂有限公司
郵箱地址: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

Payee:
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
Mailing Address:
Sheung Wan Post Office P.O. Box 33249, 1/F West Exchange Tower, 322-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, Sheung Wan, Hong Kong

西聯匯款 Western Union
收款人:Wong Wai Man
請把寄款人所使用名字通知「易經講堂」,以用作辦理收款核對手續。
聯絡方式:Whatsapp 852 9196 6675

謝謝支持與鼓勵。
==========

2019-08-06 易經講堂 中聯辦亂港香港大罷工 玉石俱焚?林鄭復出向港人宣戰 遍地衝突催淚彈貫穿港九 陽貨篇第十七

林鄭玉石俱焚黃偉民易經講堂直播
黃偉民易經講堂 | 贊助 |
2019年8月6日星期二下午5:00
現場直播:(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)

#中聯辦是香港亂局根源

香港大罷工!

引出了神隱兩星期的林鄭蒲頭。

她曲線告訴香港人,目前管治香港的,不是她的政府。

黃偉民易經講堂

圖:互聯網

中聯辦亂港。

這是亂局的根源。

兩個月以來的亂局,市民逐步的看到,特區政府、中聯辦、警隊、黑社會的四角互動和配合。中聯辦的大陸人,雖然身在香港,但對香港的核心價值,和香港人的追求,根本完全不掌握。

#黑暗勢力駕馭政府

公務員團隊,發覺事情不妙,用暴力治港,不惜犧牲整個公務員團隊的百年聲譽,所以罕有的發聲和集會。

公僕的政治觸覺,發現林鄭政府的施政有異,推測背後有另一股黑暗勢力在駕馭他們。

集會和平結束,十五分鐘內四萬人安全散離遮打花園,是兩月來唯一沒有流血衝突的遊行示威集會。

因為現場沒有警察,沒有警方防線被衝擊,沒有封閉地鐵出口。

沒有警察,就沒有人生事,這次公務員集會,告訴了兩月來的流血衝突根源,在於警察視示威市民為敵人,主動挑釁,引來衝擊,再作開槍的理據。

警察不敢向公務員開槍。

#林鄭眾叛親離

律政司內,負責檢控工作的刑事檢控科律師亦察覺到不對勁,發出公開信指「社會秩序崩潰」,斥鄭若驊檢控決定,主要考慮政治因素,視檢控守則如糞土。

百多名AO,四百名EO,保安局員工,來自四十四個決策局及政府部門的公務員,都相繼發公開信,批評林鄭政府和警隊,再加律政司的檢控律師,林鄭已經是眾叛親離。

市民已不信任政府,警黑勾結已深入民心,林鄭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決心,更多的遊行示威,罷工罷課,只會陸續有來。

#剝極而復

《周易》第二十三卦為山地剝卦,一支陽爻在上,五支陰爻在下,由內裡一直腐爛到外。

剝的本義指果木零落,去皮取瓜,種子掉落地下,又重新找到生命的根源,一顆新的果樹又開始,生生不息。所以剝卦之後,就是復卦,《雜卦傳》說:

剝,爛也;復,反也。

剝極而復,天地萬物,便是如此循環不已。

世間萬事萬物,遭遇任何浩劫,都不會完全滅盡,外層經內在的潰爛,但仍會在最根本,找到新的生機。像水果熟透爛掉,種子落地便是新的生命開始。

剝卦上卦艮為山,下卦坤為地。山在地上,風雨剝蝕,這是剝卦的卦象。

山脈的存在,因地殼變動而隆起,雖然高聳,其實是附於大地的一部份。一個政權,其實是建築在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上。

#民為邦本本固邦寧

《大象傳》說:
山附于地,剝。
上以厚下,安宅。

為政者,觀剝卦的象,山是附于大地的,政權是建築人民的支持上的。

《尚書》:民為邦本,本固邦寧。

只有使人民生活安寧,國家政權才能鞏固。

安宅的宅,小的指個人的身體、家宅,大的泛指國家、社會。在上位的人,要厚下,方能安宅。

#大時代來了

香港今日處於剝卦的處境,社會人心惶惶,幕後操盤者,仍然相信單靠警隊和黑社會聯手,就可以搞掂一個國際城市。

林鄭玉石俱焚社會運動,已經深入社區,黃大仙、天水圍、將軍澳、屯門、元朗、堅尼地城……

人人都在上公民教育課,人人都面對示威者和警隊的互動,人人都用自己良心作是非黑白判斷,最政治冷感的人都被逼思考事件的前因後果。

#論語教為政

心亂,最宜讀《論語》。

論語二十篇,第一篇「學而」篇,講做學問的修養;第二篇「為政」篇,說作為政治領袖的方法。

孔子認為,為政,作為一個領袖,重點不是權力,是教化。
教,是教育;化,是感化。

論語「為政」篇,第一章,就開宗明義的說:
子曰: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拱之。

孔子認為,作為一個政治領袖,內心有道,用人的天生善性出發,表現出來的行為,決定,就無懈可擊了。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樣,有中心思想,有政治抱負和信念,所作的決定政策,自然天下人圍繞而旋轉。

#思無邪

第二章,話鋒一轉,說:
子曰: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。

說政治領袖之道,為什麼突然提到他編輯「詩經」的標準來?

孔子刪詩書,定禮樂,整理詩三百篇的宗旨在那裡?

一句話,就是思無邪。

人,不能沒有思想,但思想不能走歪路。

孔子認為,一切政治問題,社會問題,只是思想問題。人只要思想正,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了。

作為政治領袖,為政的人,第一要務,就是思想不走邪路。

#道之以德齊之以禮

然後,第三章,說出為政的方法:
子曰: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

領導一個國家,一個社會,一個組織,一間機構,如果只用規章來領導,再用刑法來管理,民眾為了不犯法,會鑽法律的漏洞,逃避責任,然後無恥的沾沾自喜,自鳴得意,認為你奈不了他何。

但如果以道德來領導,每個人都自重自愛,再齊之以禮,以禮樂教化,大家會自動自發。錯了,有慚愧心。有恥且格,當民眾都有羞恥心,就達到政治目的了。

#從心所欲不踰矩

跟著第四章,孔子自述一生所學的進程,但這與為政,又有什麼關係呢?

子曰: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。

孔子說:我十五歲時,就一心向學。因此,到了三十歲,就能確立自我。

進一步鑽研學問,到了四十歲,就擁有堅定不移的自信,對人生不會感到迷惑。

貫徹這個生活方式到五十歲,就清楚宇宙的規律法則。六十歲,就明白世事的錯綜複雜,不會偏執一方。

這樣到了七十歲,不是具體的歲數,意思是人生的總目標,也是一生追求的境界,即使隨心所欲的行動,但也不會超出作為一個人的社會規範。

即使率性而為,也不會對周邊的人,造成困擾。

很多人追求權力,以為有權力就可為所欲為。孔子透過他一生的學習經驗,告訴大家,人生的成功,在於從心所欲仍不踰矩。

使用權力的最高境界,是不會對別人造成困擾,完全不會做出一個人不該做的事來。

今日的社會亂局,就是為政者,背棄《論語》教導的原則,闖出的禍害來。

今天下午5:00,在黃偉民易經講堂現場直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