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港督 下的所有文章

《鬼門關大開》

10590558_687893521296052_2846176153400882766_n

八一七反佔中大遊行前夕,為了做勢,梁振英押下重注。

他宣稱,以個人身份,高調簽名反佔中。

如果政治領袖,政府高官有個人身份,那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,北京就不必大吵大鬧了。

九七前,英國派來的殖民地高官,很明白自己身份的敏感。

港督在香港,沒有私人身份。

他在這裡,沒有私人朋友,不會出外吃飯,不會行街睇戲,不會對社會事物指點彈讚。

非不得已的公事應酬,他只會出席十分鐘,盡早離場。

他與社會保持距離,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政治影響力。

這樣的身份,這樣的權力,會令人迷失。

所以,英國派來的港督,每年要回英述職兼度假。

在香港,港督的權力直通天庭,但回到英國,他立即清醒,他只是凡夫俗子。

由飛機在倫敦機場降落開始,他要自己拿行李,排隊等的士,在街上人來人往,沒人特別注視他。

他可以暢所欲言,他回復了私人身份。

但在香港,他不可以。

這制度,令港督長期在奉承包圍下清醒,不會沾沾自喜。但回港後,又將自己喜怒收藏,執行管治殖民地的任務。

梁振英破壞的,不單是英式的優良制度,他在破壞歷史傳統的政治倫理。

毛澤東在一九六六年,寫了他第一張大字報──“炮打司令部”。

表面上,他是以個人身份,但隨之就是十年文革浩劫了,直至他死亡為止。

執掌權力的人表態,小人就會逢迎起舞,討好吶喊。

天下,就隨之大亂了。

殖民地港督,在香港的權力通天,只因為他要這樣的權力作工具,達到他令港人安居樂業的政治目的。

港人安居樂業,政府才易於管治。

權力只是手段,社會和諧才是目的。

所以,英國官僚只因應目的而使用權力。

梁振英卻愚蠢的以為自己是權力的主人,任意用權,結果令香港撕裂。

從歷史上看,共產黨討厭知識份子,因為他們獨立思考,邏輯推理,不易指揮。發動群眾,挑起階級仇恨,卻是他們拿手好戲。不懂思考的人,好小利而易指揮。

明天,鬼門關大開。

《你賀毛誕,我偏說忌》

Image

到今時今日,中共仍只能用毛澤東的幽靈來壯膽。這個政權,怎會有明天?

老毛,1976年死了。

他一死,他的惡犬──四人幫,在沒有支撐下,立即下台入獄。

鄧小平第三次復出。

老鄧務實。他再次為老毛收拾殘局,眼見共產黨前無去路,所以,在1978年底的三中全會,毅然反共,將大陸一百八十度轉變,走向市場,全面走資。

任何改革,都會影響既得利益階層。他設計了一部三頭馬車,在改革開放大道上奔馳。

他用胡耀邦做總書記,駕馭黨;用趙紫陽做總理,駕馭國務院;他自己坐鎮軍方,用劉鄧大軍的軍功,壓住中共最難搞的槍桿子。

他曾豪言:
天塌下來,都有胡趙頂住。

他看中了南方一個蕞爾小島,作為改革開放,三頭馬車的指路明燈。

這個因鴉片戰爭割讓給英國的殖民地,奇蹟地成為中國近代史上,中國人能安居樂業的繁華仙境。佛利民口中,市場經濟的最佳示範地方。

有香港為師,大陸就可以現代化。

老鄧決定收回香港,是站在全中國的利益角度,以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,經驗和人才,國際對其信任,融資能力,英國人建立的法治基礎,幫助大陸大翻身。

簡單一句,收回香港,對大陸改革有利。

當時的港督麥理浩曾秘密訪京,感到北京對香港的成就讚嘆,得出一個錯誤印象,以他領導的政府,政績既得到欣賞,所以,滙報英國政府,可以用治權換取北京對香港的主權,再續租若干年。

1982年,戴卓爾夫人訪華,談香港的前途問題。

治權換主權的幻想,給老鄧一口拒絕,戴卓爾夫人方寸大亂,在人民大會堂跌了一跤。

蒼天不言,示之以象。

英國人不明白,這個一窮二白的共產極權國家,如何收回一個國際金融中心。

老鄧的盤算,卻是用香港作為扶手杖,才能摸著石頭過河。

他是務實派,不理甚麼尊嚴面子,總之,香港對他的改革大計有用。

主權既無討論餘地,英國唯有在爭取香港人九七後政治權利上,開始會談。

老鄧提出了他的權宜之計,一國可以兩制,港人可以治港。在這個框架內,中英就香港前途,開始會談。

兩年努力,在保持香港穩定繁榮的前提下,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。

基於這份國際文件,再草擬基本法。主要在於如何落實一國兩制,港人治港。

這時候,收回香港,仍是在有利大陸改革開放的實用主義下前進。

改革收到初步經濟成果,大陸人民的溫飽得到滿足之後,政治改革的壓力來了。

經濟改革,到一定程度,就要開始政治改革。政治改革成熟,就要進行文化改革。文化改革完成,大陸才可以和世界接軌,大陸人才是正常的地球人類。

這本來就是鄧小平的改革藍圖,基於這構想,收回香港,對大陸才有意義。

但這時候,總書記胡耀邦出事了。

經濟改革,改善物質條件,基本上人人得益,所以阻力不大。

但政治改革甫展步,就挑戰了共產黨人的權力禁區,胡耀邦下馬了。

三頭馬車,缺了一頭,老鄧唯有推趙紫陽上總書記,讓出國務院給保守勢力的李鵬。

長空折翼,趙紫陽這位孤獨英雄,只能走上死路。

政治改革,走到1989年,前無去路。

六月四日,改變了整個改革開放總方向。

鄧小平血洗天安門,趙紫陽下馬,中共的政治改革,正式劃上句號。

北京權鬥慘烈的結果,造就了江澤民,這位上海的地方諸侯入京。

老鄧自斷雙臂,走上了飛龍在天的必然結果──亢龍有悔。

悲劇英雄,要修訂他的改革開放大計。

江澤民眼見前兩任總書記的下場,以他機靈走位的性格,經濟向右,政治向左,將各方勢力特權合法化,用金錢麻痺不同山頭,悶聲發大財,全國發錢寒的時代開始。

經濟大開放,政治大倒退,從此大陸長短腳的走她的開放路。

六四,令大陸的改革路線改變,香港對大陸的優點,頓成缺點。

香港的資訊流通,法治基礎,平等自由,公義信念,市民質素,變成彰顯大陸黑暗的照妖鏡。

大陸無心政治政革,不會推行公義,亦不認為應該人人平等。這時,香港再不是資產,而是中共特權的包袱。

但中英聯合聲明,這份國際文件早已簽訂,基本法又已寫成,怎麼辦呢?

北京唯一可做的,是盡力扭曲基本法的意思,務要破壞一國兩制的承諾,不容港人治港的原設計。

六四,不只屠殺了大批愛國學生,六四亦改變了北京對港政策。

為了保彰特權,為了大陸社會公義不彰,香港不能有基本法賦與的民主普選。

香港有了真正的普選,全國各省市的民主幻想便會萌芽。香港人可以投票選自己的行政長官,大陸人就會發現,自己沒有任何的政治權利,他們只可以像動物一樣,爭奶粉,爭地鐵座位。

大陸既無政治改革之心,香港這盞照路明燈,就變成北京政權的鬼火。

鬼火不滅,難以安睡。

踏入2014年,香港新聞,將會聚焦在七一的佔中公民抗命行動上。

為甚麼要佔中?

佔中,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

目的,是爭取基本法,白紙黑字。賦與香港人,民主普選的權利。

北京既不能推翻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,又不願香港推行正式的民主選舉,危及他們的紅色皇朝。這個時候,歪曲基本法,文字詭辯,抹黑香港社會良心,和用金錢,收買豪門獵犬媒體,為虎作倀,便變成唯一可造的指定動作。

甲午馬年,太陽化忌。太陽為群眾,化了忌,群眾輸了。值年卦為水雷屯,動乎險中。在一片漆黑,風雨交加中,一股力量,不理時勢,向上湧衝。

這是一場文明的正邪會戰。

上天給予香港人一個舞台,大演身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