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日存檔:23 九月, 2017

秋分日,何妨説春秋

黃偉民易經講堂
fb_31x31
黃偉民易經講堂

《秋分日,何妨説春秋》

今日秋分,中國廿四節氣之一。

一年中,只有春分和秋分兩天,晝夜均等,日與夜,平均的分了一天。

孔子將中國第一本歷史書,取名春秋,就是取其中分之意。喻意歷史,就像天平,無所偏倚。

但是翻開整本春秋,滿書盡是指摘王者的行為不當,沒有半句讚美之辭。這就是孔門學問了。

賢者,居上位,掌握權力和資源,不用讀書人阿附。

批評賢者,在孔子眼中,是讀書人的責任,為廣大無權無勢的人民,監察執政者的行為。

此所以,孔子著春秋,亂臣賊子懼。

亂臣賊子,恐懼的,不是孔子,是這個不偏不倚的歷史標準。無論權勢滔天,財可敵國,在春秋史筆之下,無所遁形。歷史天平之下,功是功,過是過。

今日的新聞,是明日歷史的初稿,新聞工作者的角度,只能批評執政者,不能奉承權貴。這是天職,也是責任。

是孔門心法,也是中國文化的傳承。